2020年6月19日 星期五

鑑真大和尚

有天看完鑑真大和尚的影片後,一面沿路哭,一面騎著機車去工作。

唐朝時,日本留學僧榮睿普照到達揚州,懇請鑑真派人東渡日本傳授「真正的」佛教,為日本信徒授戒。當時,大明寺眾僧「默然無應」,唯有鑑真表示是為法事也,何惜身命。於是決意親自東渡。
但當時船隻簡陋,東渡日本能存活下來十不足一。第一次東渡,為風暴巨浪所阻,滯留國內歷時五載,方能重組船隊,如此多次失敗,歷經六次東渡,方得成功到達日本。到達日本時,鑑真眼睛已瞎、身軀也已年邁,但鑑真的決心,為日本帶去了佛經、醫藥、書法與建築的知識,對於日本有深遠的影響。

道教在台灣,檯面上一個領軍人物都沒,各地廟宇凌亂無章,層次摻差不齊,也沒有完備的學習體系,各人修各人的。許多不甚瞭解的佛教徒,常看輕道教徒,覺得道教徒普遍靈性修為不佳。各地的廟宇,只能用通靈問事、治病吸引信徒,甚少有完備的道教傳承體系,讓人能夠瞭解道經的博大精深。

反觀佛教,佛教在台灣,有完備的紀律、體系,有願意為了弘法而豁出生命的眾多先輩,甚至有好幾所佛教的國小、國中、高中及大學……等完備的學習系統。佛教也有許多神通強大的人,但大乘佛教多規範不能外顯神通。反而著重教義的傳承,使一般民眾心生景仰。

有道教徒願意像聖嚴法師一樣,為了傳教,建立法鼓山而付出一切的嗎
有道教徒願意像證嚴法師一樣,為了助人而付出一切的嗎
有道教徒願意像鑑真和尚一樣,為了弘法而付出一切的嗎
這是我看完鑑真大和尚後,沿路大哭的原因,又有誰願意像鑑真一樣為道教如此付出
這些道教信徒多數只知道問神、求健康、求利益罷了,何曾真心求道、傳道?

累世修行,經歷過佛教徒,也經歷過道教徒,深知道教的博大精深更甚於佛教。這世,受師父及道祖照顧頗多,內心十分的感慨,雖已開悟,但卻不知道自己此生還能為道教做些什麼?能為道法做些什麼?
『若有所託,是為法事也,何惜身命

2020年6月17日 星期三

光芒

如果你自己是一束光,

那終究會在黑暗中,

遇見其他的光明,

縱使孤單,記得,

繼續保持心中那份光明,

我們終會有相遇的那一天。


2020年6月13日 星期六

回家

當你們醒來時,

當你們知道自己的本質時,

我會在圓滿本心中,

歡迎你們回來~~

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

打坐成佛

朋友問我打坐是否能成佛
我反問他鍛鍊身體健康,是否能成佛
不能。
身體健康了,有助於我們好好修行,但鍛鍊身體健康不是修行,鍛鍊身體健康只能算是一門功夫。
同樣的,打坐能讓我們身體及靈魂能量充足、成長,有助於我們好好修行,但打坐不是修行,打坐也只能算是一門功夫。練氣功或修行神通,也同樣如此。

修行,是學習佛祖、道祖的智慧,如此,才能得道、才能成佛。
若智慧通達者,可修大圓滿、禪宗或空宗……等等,了悟成佛。
若覺得道法、佛法深奧難懂,可像律宗一樣,遵守戒律,在生活中慢慢體會智慧本心。
或如淨土宗一樣,一心唸佛,死後轉生西方極樂,在西方淨土好好修行。

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

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

上帝(一)

  上帝啊,你在哪裡

上帝我一直在你身邊,不曾離開。

  那為何我經常感受不到你

上帝:因為你不常靜下心來,面向我,與我同在。

 

終日尋春不見春,

芒鞋踏破嶺頭雲;

歸來偶把梅花嗅,

春在枝頭已十分。
唐.無盡藏


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

謙卑

因為左耳有根頭髮跑了進去,所以,早上撥空到大業路上的一間耳鼻喉科就診。

 

一進門,櫃台做了一個姿色頗佳的護士。給了健保卡後,護士小聲地說了句話,我沒聽清楚,所以問護士:您剛剛說什麼?

護士臉色不耐的回答我要你付錢。

我掏了錢給護士後,坐在椅子上等待。

等待時,我可以聽見就診間裡,有位奶奶帶著一個小女孩在看診。

醫生跟奶奶說小女孩的喉嚨痰仍很多,需再回診一次做確認。

最後,醫生要小女孩挑一個小玩具可以帶走。

整個看診過程,都可以聽見小女孩歡樂的悅耳笑聲,不像其他診所總能聽見小孩的哭聲。

當小女孩蹦碰跳跳的走出就診室時,我心裡是有小震撼的。

 

當醫生呼叫我的名子,我走進就診室時,醫生是站立的,他先跟我鞠躬問好,等我回禮後,才坐了下來。

我內心再一次的震撼,我第一次遇見這麼謙卑的醫生就診過程,醫生一直和顏悅色,讓人神清氣爽。

 

為何一個櫃台護士頗為不耐,而專業的醫師卻如此謙卑呢

這為我上了一堂很好的課,讓我思索檢討,自己是否因為某部分的專業,而起了慢心。

 

佛教有個詞叫做『增上慢』。

查了一下南懷瑾老師的解釋如下:增上慢是人本來只有慢心,因某種原因又把慢心的作用發揮得更淋漓盡致。 譬如學問好、多聞的人,最容易產生增上慢。

 

如果有一天,有所成就了,一定要提醒自己,放下身軀,也放下自己的心。學會稻穗的謙卑

 

道德經曰: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。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

共勉之